智库推荐

扫一扫 加关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慧中路7号
新材料创业大厦10层
邮箱:fyzsx2013@163.com
shenhe.624@163.com

    论文著作推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库推荐>>论文著作推荐

子洲境内的魏平故县考略

时间:2021-09-18   访问量:161

  一、魏平县创设时间

  根据陕西考古研究所资深历史学家吴镇烽先生编著的《陕西地理沿革》中记载(679页):“魏平县故城:在子洲县西南淮宁河旁。北魏于此设立魏平县及朔方郡”。根据这一记述,魏平县诞生于北魏。从此书所附地图看,治所位置在今淮宁河川子洲县境的裴家湾镇一带。

  西晋王朝于“八王之乱”中灭亡后,中国北方出现了十六国混战更迭的局面,北魏是在这混战中崛起的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国家。从拓跋珪于公元388年正式宣布国号为“魏”开始,到公元534年以黄河为界将北魏分为为东魏和西魏止,共148年时间,史称“北魏”或“后魏”。拓跋氏从立国开始,东征西战,先建都云中(今内蒙和林格尔),后随地盘的拓展,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始光三年(426),大厦国王郝连勃勃卒。次年,拓拔焘攻破大夏首都统万城,其弟郝连定率王室向西南逃窜。公元431年,逃亡的大夏王室被吐浑人截击擒拿,献送北魏,被拓拔焘诛灭,大夏国彻底灭亡。太延五年(439)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神龟二年(519),北魏达到极盛,有68州、300多郡镇。在陕西,有14州47郡共122县。此时,北魏在陕北设立北华州、夏州、东夏州。东夏州从北到南领辖朔方郡、偏城郡、上郡和定阳郡。朔方郡又从北到南,领辖大斌、政和、魏平、城中、朔方5县。朔方郡的治所在魏平城。

  根据《魏书》(卷一百六•志第六•地形志·中)记载:“东夏州,延昌二年(513)置。领郡四、县九。……朔方郡(汉武帝置)领县三:魏平、政和、朔方”。但在唐李吉甫编修的《元和郡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大斌县……后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於今县东理置大斌县……武德七年(625),於今城平县界魏平故城改置……”这说明:朔方郡在神龟元年还领辖大斌县,治所今子洲双庙湾村。(大斌县在武德七年“改置”于魏平城应是“侨置”。因为大斌县是时被梁师都占据。梁唐征战中,大斌县临时性侨迁于魏平城内,当时又称“行大斌”)

  城平县又在哪里呢?《太平寰宇记》(卷之三十八,关西道十四)中记:“废城平县,本秦肤施县地,二汉不改。后魏神龟元年于今县西三十里库仁川置城中县。隋讳“中”,改为城平县,仍自库仁川移于理……”。这又证明了朔方郡界内还有城中县(比魏平县设立的晚)。那为什么《魏书》只记载三个县呢?这又涉及到魏平县的创立时间问题。

  北魏于何时创立魏平县呢?

  魏平县是东夏州设立后出现在史书的。那么东夏州设立前是否有魏平县存在呢?根据史书记载:拓跋焘于427年攻破大夏统万城后,很快占据陕北东部各县。拓跋军队攻大夏时,北方大部分地区已被征服。对新占领地,拓跋氏已具有建立自己政权的经验和很快形成建置方案的能力。因此,北魏政府在大夏占据的陕北北部统万城随即就设立了行政建置“统万镇”。《魏书》(卷一百零六地形记下)和《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载: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北魏占领统万城设置统万镇。统万镇是否下设郡县呢?肯定设。设些什么郡,郡又领些什么县,笔者目前没有找到史料。但据《元和郡县志》载:“……名曰统万城。至子昌,为魏太武帝所灭,置统万镇。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改置夏州”。夏州当时领有金明、代名、偏城、朔方、上、定阳、代政、阐熙等郡。说明统万镇设立时,应领有这些郡的部分或全部。统万镇存在60年,不领郡县是不可能的。既有郡,肯定也领有县,否则立郡就没有任何意义。夏州领的朔方郡有没有魏平县呢?应该有。因为延昌二年(513)置的东夏州中,出现了魏平县。而且也没有发现史料证明魏平所辖地在魏设统万镇到延昌二年的86年时间里,由别的什么县管,那就完全有可能是旧县的延续,从统万镇时的魏平县,一直延续到东夏州时期。

  东夏州是何时设立的呢?拓拔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手段简单粗暴,巩固的不很好,再加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在魏统一北方(439)72年后的永平四年(511),出现了刘龙驹的聚众反叛事件。刘在反叛中,可能为和攻打对象“夏州”区分,把自己割据地称为“东夏州”。因此,《魏书•薛和传》载:“永平四年(511),刘龙驹立东夏州。”但《魏书•薛和传》中又记载,刘龙驹被镇压后,薛和向皇帝请求设立东夏州(可能是为加强对叛逆地随从之众的管理和统治)。《魏书·卷42·薛辩传、薛和附传》载:“永平四年(511)正月,山贼刘龙驹扰乱夏州,诏和发汾、华、东秦、夏四州之众讨龙驹,平之。和因表立东夏州,世宗从之”。延昌二年(513),经朝廷批准,东夏州设立,治所广武(今延安宝塔区甘谷驿附近)。不管东夏州为刘龙驹所设,还是薛和上书后设立,前后只差2年。也就是说:《魏书》记载的“延昌二年置”是以中央政府档案记录为据的。这一点应毫无含糊。这样一来,东夏州就是刘龙驹反叛后从夏州中因割据而设立;平叛后,北魏王朝为加强对这一地区“叛民”的管理,接受平叛将领的建议,于延昌二年,由北魏政府正式批准设立。东夏州的设立,意味着中央“郡四县九”这块地方,管理力度大大加强。从郡县建置中,拔高到州治层面,直隶中央管辖了。

  对于《魏书》中讲的东夏州所辖朔方郡领的三个县,应这样看待:《魏书》是北齐文宣帝高洋诏令魏收等人修的。它以北魏和东魏为正统,对西魏的记载,只略带而过;且《魏书》中的“地形志”又是以东魏孝静帝武定年间(543-550)的档案为依据的。对西魏的建置,有意无意可能有些遗漏。但入书的记录,应是准确的。东夏州设立,则《魏书》记载的朔方郡所领三县之一的魏平县也应同时设立(城中和大斌二县应是之后补设)。唐朝的《元和郡县志》记载的大斌县和宋朝《太平寰宇记》记载的城中县,都是北魏神龟元年(518)设立的。那么出现在《魏书》中的魏平县,成立于刘龙驹立东夏州的511年,最迟在北魏政府批准设立东夏州的513年应成立了。比518年成立的大斌和城中县早7年或5年。即神龟元年(518)之前已设立了。而且一定地位比城中和大斌影响大(因为郡所在魏平)。

  一些史学家认为《魏书》把大斌县和城中县丢了。笔者认为,大斌县和城中县本身设立的要比魏平县晚。就按魏政府正式批准东夏州设立时出现的魏平县算,设立城平和大斌的518年,比487年设东夏州晚31年。如果说东夏州设立时沿承夏州所辖朔方郡中的魏平县,是统万镇时期的魏平,则要晚87年。郝连夏统治前后,陕北战火极其频繁惨烈。尤其郝连勃勃更是凶残暴虐,杀人如麻。他统治陕北及其前后,人口因战争及修统万城等服务战争的军备建设,使许多老百姓死亡或逃跑。整个陕北几无人烟。拓拔氏灭夏后,尤其统一北方后,内部战争结束,又执行汉化的休养生息政策,到神龟元年(518)时,历经几十近百年休养的陕北,人口会大增,魏平县已承担不了因地域过大和人口大量增加带来的繁重政务,需要析出一大部分管理区。因此,将魏平县一分为三,是符合当时实际的。南部秀沿河流域设城中县管辖;北部大理河流域设大斌县管辖;原来居中的淮宁河流域归原魏平县管辖。这样推理,既合情理,又符合《魏书》只有魏平县而无大斌县和城中县的记载。另外,《魏书》所用东魏孝静帝武定年间(543-550)的档案。这些是东西魏分立时,高欢拿走北魏政府那些年的档案,很难说清。如拿走518年前的档案,就肯定只有为魏平而没有大斌和城中二县(未成立)。不是一些史学家认为的“丢失了”;也不可能是编《魏书》的北齐政府因不承认西魏为“正统”而有意丢上两个县。因为这两个县对西魏是否为“正统”没关系。

  这样考察的结论是:魏平县最早可能成立于拓跋焘破了统万城的427年设统万镇时,或4年后的431年彻底灭夏时,或到统一北方的439年建全行政建置时,或到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统万镇改置为夏州,随夏州领的朔方郡诞生而同时设立(因是郡所)时,最迟到被正史记载的延昌二年(513)。这几种可能中,笔者认为,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魏平县应诞生,并正式被中央政府纳于国家政权建置管辖了。

  因此,今人吴镇烽先生在《陕西地理沿革》中写道:“朔方郡,在晋时属郝连氏大夏国,北魏灭夏设立朔方郡,治所设在魏平,领5县”。接着又写道:“魏平县,今子洲南部及绥德县西部。北魏设立,取‘魏国平安’之意”(如图①所示):

image.png

  图①:《陕西地理沿革》北魏地图中出现的魏平城

  二、魏平城初设时的位置

  魏平城是魏平县的治所,也是朔方郡的治所。初创时的位置,学界说法不一。吴镇烽的《陕西地理沿革》将魏平县故城初创时的位置,用地图标注在淮宁河川的今裴家湾镇前后(图①所示)。县域辖区为“今子洲南部及绥德县西部”。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讲:魏平故城(何家集村南侧•北魏),城北呈长方形……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讲:‘北魏置魏平县,属朔方郡。北周改为安宁郡。唐初被梁师都占据,设置魏州’(魏州说法笔者认为有误。梁之魏州不在魏平。另有专文论述)(如图②所示):

image.png

  图②:《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中的魏平城

  《嘉庆统一志》云:魏平城,在绥州(今绥德县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魏)又把魏平城标注在今子长县的秀延河之南,瓦窑堡正东南方向,大概在今余家坪附近(应在东边)。按地图比例尺测,距今子长县城约20-308里(如图③所示):

  image.png

  图③:《中国历史地图集》北魏地图中的魏平城

  《陕西地理沿革》《中国文物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嘉庆一统志》四部史籍那部讲的正确呢?笔者的观点是:

  《陕西地理沿革》中“北魏”地图标注的裴家湾镇附近比较正确。理由是魏平县初设时管辖无定河以西的大理河、淮宁河和秀延河三条流域的区域。裴家湾一带处于中心地带。《陕西地理沿革》中讲的“今子洲南部及绥德县西部”,是北魏到神龟元年极盛时,魏平县中析置了大斌县和城中县之后,辖区缩小成淮宁河流域时的界域。无论初设还是神龟元年析出大斌、城中二县后,裴家湾一带都是中心位置。《中国文物地图集》上册64页地图和260页地图中所标注的位置,及下册70项文字所讲:“魏平县故城(何家集乡何家集村南侧)……《嘉庆一统志》讲‘魏平城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即此。”主要依据是淮宁河南岸山上的一个古城遗址。但这个遗址北宋王存等编修的《元丰九域志》(卷三·陕西路)明确记载是宋代的绥平寨。《绥德州志》(卷一·地理志·沿革)中也讲:绥平寨为金朝初绥州的十寨之一。金正大三年(1226)改设绥平县(元初撤,并入怀宁县);而且从东西南北距其它有名的城寨距离上,予以了确立。这些记载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本遗址内也未发现下层城遗址。如按《嘉庆一统志》的“一百五里”度量,还比较接近,清1里等于今570米,150清里等于今171华里,而绥德到何家集导航报告现汽车路程为今110里左右。历史上无汽车路,也很少有桥梁,拐弯处逢支河要绕河走,两地距离会拉长,能多出些里程。但多60里,似有点多。如以《嘉庆一统志》讲的距离为依据,子长的南沟岔至涧峪岔比较接近。但《嘉庆一统志》讲的依据在那?没有史籍可证;正确如何?也很难说。可有一点,不管魏平县所辖地域是大是小,越往淮宁河西,就越偏离魏平县所辖地域的中心位置,笔者认为魏平故城在何家集村的说法,有一定可能性,但不如裴家湾一带更合理,能修行政建置治所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就越小。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讲的秀延河上游的余家坪附近,笔者认为可能性极小。因为它到了县境南的最边缘地带。就行政建置的布局而言,夏州所辖的金明郡(今安塞南)、偏城郡(今甘谷驿附近)离子长的余家坪很近,而作为朔方郡治所的魏平城,离这两个郡几十里,离北边的化政郡(旧统万城)几百里。这在建置治所选址及行政管理上,是极不合理的。而且,按《一统志》一百五十清里相差也十分大。今导航里程120公里,加上古今弯直路差(10-20%)约30里,总里程270里,折合237清里,比150大出87清里,相差太远。

  综上,笔者认为:魏平城初设应在今淮宁河川,具体位置在河中游的裴家湾附近比较合理,可能性最大,有待在其附近寻找古城遗址,并进行年代考证和文物鉴定。何家集村的可能性小;子长余家坪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三、魏平县的变迁

  魏平县创立后,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王朝的更递,先后在隶属、管理区域及治所所在地,都发生过变化。

  1、隶属及辖区的变化

  北魏王朝从431年灭掉郝连夏建统万镇,到487年更置夏州,再到513年平定刘龙驹反叛后而从夏州中析置东夏州,魏平县应该一直是朔方郡的一个重要县,并且郡所也设立在魏平县城内。根据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中的地图所标,郡县治所应在今淮宁河川子洲境内的裴家湾一带。所辖范围前述包括今淮宁河和秀延河及大理河流域。后因战争结束人口回流和新生,魏平县域过大,管理困难,又在神龟元年(518)设立了大斌和城中县,把大理河流域交大斌县管,秀延河流域交城中县管(治所今子长杨家园则;隋朝城中县更名城平县,治所移往今子洲县老君殿镇附近。另有专文论述)。

  公元534年,北魏北方边境爆发了“六镇起义”。北魏政府在镇压起义中,促成了以朱尔荣为首的军阀集团,控制了北魏拓跋王朝的政局。拓跋王朝、军阀高欢和宇文泰,在共同对付朱尔荣及各方争峰中,朱被拓跋氏(孝庄帝元子攸)面杀。高欢当年拥立孝文帝曾孙元善做傀儡皇帝号令北魏。次年宇文泰拥立孝文帝孙元宝炬作傀儡皇帝,执掌朝政大权。将北魏的江山以黄河中游为界,划为东西两半,各自独立行施政权,史称“东魏”和“西魏”。陕北地区属宇文泰实际控制的西魏管辖区。西魏的行政区划仍循北魏建置,但呈混乱局面,废设无常。北齐是承接东魏的政权,北齐政府写《魏书》不承认西魏,准确性和完备性自然要打折扣。唐人写《周书》又未写“地理志”。因此,对西魏及北周在陕北的行政建置,正史难找。吴镇烽先生根据他自己的研究,在《陕西地理沿革》一书中写道:“大统十二年(546)西魏有57州、185郡。涉及今陕西省的有21州46郡”。北魏原513年设的东夏州,《元和郡县志》在写绥州(治所今绥德)时讲:“后魏明帝神龟元年(518),东夏州刺史张邵于此置上郡。(按《陕西地理沿革》,519年,上郡在今甘泉县境内,何时又迁回绥德,待考)。废帝元年(552)于郡内分置绥州”。据此即废帝元年(552年),又从东夏州中分设了绥州。《周书》(卷二12•文帝下)载:“西魏废帝三年(554)春正月,东夏州改为延州”,《元和郡县志》载:“……并置总管府,统丹、延、绥三州”。东夏州治所设在广武(今延安甘谷驿)。绥州治所上县,领安宁、安政、抚宁三郡。安宁郡又领安宁、安民、绥德、上、魏平、城中共六县。安政郡(治所今大理河中部的双庙湾村)领大斌一县;抚宁郡(今吴、佳、米及横山县东部区域)领开疆、抚宁、延陵三县。魏平县跟随西魏绥州的安宁郡存在了18年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元廓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又属北周了。

  北周对立国之初原西魏的行政建置中的128州289郡,进行了一些整饬。划土设置,改革名称。《随书》(卷二十九地理志上)在延安郡的11县条款中载:“魏平县,后魏(即北魏)置,并立朔方郡。北周废郡,并朔方(今清涧县一带)、政和(今吴堡及绥德东部一带)二县入焉”。这说明魏平县的管辖范围扩大了,把朔方、政和二县都并进去了。撤朔方、政和二县留魏平,说明魏平是个有影响的老县。也能看出这一时期战争对陕北人口经济的巨大破坏,县级机构三中留一了。但《随书》(源雕传)中又有记载源雄“后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方郡公拜冀州刺史”。这说明北周武帝至隋初,朔方郡仍在。北周初可能把朔方郡废了,过很短一段时间就又恢复了。最后又撤掉了。绥州原领三郡变为二郡,即安宁郡和安政郡。抚宁县撤掉了。安宁郡领安宁、安民、绥德、良乡、上、魏平、城中共七个县。在西魏的基础上,增加良乡县(今绥德县东部)。安政郡领大斌一个县。

  2、隋时魏城平的变迁

  只经历了24年国祚的宇文氏北周王朝。年幼的静帝宇文阐在开国元勋加国戚杨坚的逼迫下,将皇位禅让给杨坚。杨坚篡位成功后,用8年时间灭掉南陈,统一了全国。根据《隋书》记载:杨坚建隋后,于开皇三年(583)撤郡制,将原三级地方行政建置,改为以州统县的二级地方行政制度。十四年之后的大业三年(607),杨广又将州名复称郡,以郡统县。此时,全国有190郡共1255个县。根据《陕西地沿革》讲:隋在今西安建都。今陕西境内隋有14郡99县。陕北北部设朔方郡、雕阴郡(治今绥德)、延安郡(治今延安)和上郡(治今黄陵)。雕阴郡从南到北领今子长东部、清涧、绥德、子洲东北部、吴堡、米脂、佳县、横山东部、榆林东部、神木东部、府谷东部一带的城平、延福、上、大斌、开僵、抚宁、儒林、真乡、开光、银城共11县。延安郡领从南到北今宜川、甘泉北、宝塔、延川、延长、安塞、志丹、子长、子洲西南部一带的义川、咸宁、汾川、临真、因城、肤施、延安、丰林、金明、延川、魏平共11县。朔方郡领今靖边、横山大部、榆阳西部一带的长泽、岩绿、德静、宁朔共4县。隋时的魏平县,不再和魏时的绥德、上、朔方、大斌、城中等县一块,归一郡管理;而是把它划归南部郡。即从雕阴郡划入延安郡。管理范围从《陕西地理沿革》中的地图标注看,包括今三分之二面积的子长中西部,三分之一面积的子洲西南部,治所14

  大约在今子长县的南沟岔至涧峪岔一带(也可能在子洲县的何家集镇何家集村)。

  关于魏平城在隋时的地理位置,史籍说法不一。

  《陕西地理沿革》中,吴镇烽在他书中的地图上把魏平城标在今子洲的何家集镇略西位置(如图④所示):

  image.png

  图④:《陕西地理沿革》隋朝地图中的魏平城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所标注的魏平县城位置,在今子长县城瓦窑堡西北方向约二三十里处的安定镇附近(如图⑤所示):

  image.png

  图⑤:《中国历史地图集》隋朝地图中的魏平城

  《中国文物地图集》讲:“魏平故城(何家集乡何家集村南侧•北魏)城北呈长方形……”。笔者认为,本书讲的“魏平故城”应是隋之魏平,而不是魏之魏平城,把它认识成北魏之魏平城是错误的。(如图⑥所示):

  image.png

  图⑥:《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卷)中的魏平城

  笔者本文讲魏平在隋朝西移,其根据就是吴镇烽编著的《陕西地理沿革》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吴镇烽书中隋时魏平的位置在淮宁河岸裴家湾一带,北魏时西移至子洲的何家集到子长南沟岔之间的子洲边境处,西移近60里。谭其骧书中,魏时的魏平,在秀延河岸的余家坪一带;魏时,向西北方向移至今子长县安定镇一带,西移60多里。两位历史学家在魏平县的西移上没有分歧,都是顺河岸西移。区别是吴在淮宁河岸西移;谭在秀延河岸西移。两人都认为向河的上游迁移,距离也都是60公里左右,没有多大区别。笔者认为吴的认定更接近《嘉庆一统志》说的位置。《嘉庆一统志》可能讲的就是隋朝的魏平城位置,而不是北魏的魏平城。(或者把隋的魏平城混淆成北魏魏平城,也或者认为北魏到隋,魏平城没有位置的迁移。)《大清一统志》载:“魏平城,在绥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未曾表明是北魏还是隋)”。清代1里等于570米,合今171华里。绥德到涧峪岔按今导航公路里程为156里。历史上桥梁几乎没有,逢支河要绕沟内河边走,一般古比今要多出10-20%的里程。150里路程多出20里基本上是符合今昔两点间路差比例的(或绕弯更多,在何家集一带也有可能)。如按谭先生隋之魏平(今安定镇)算,公路导航总里程也是240里右左,也大于150清里达87清里。所以,谭其骧老先生书中魏平在秀延河岸的标法,没有吴镇烽先生在淮宁河岸的标法更接近《大清一统志》的记载。而且更主要的是,前述魏平县在魏初曾管辖范围囊括了今大理河、淮宁河、秀沿河的三河流域地区,淮宁河居中;在北周管理范围又从很大时的无定河以西,向东拓展至黄河西岸。从北魏到北周,淮宁河岸一直是魏平县域南北的中线。因此说:魏平故城应在淮宁河旁,而不在秀延河旁。两河之间的山区更不会有。因为古代修城都是跟水走的。那时不懂山上打深井技术,聚人之城,必选河岸才能有水吃。具体位置应在今子长县的南沟岔镇和子洲的何家集镇一带。

  魏平县城为何要西移?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行政建置的变更。隋时的魏平归南部延安郡管了,所辖地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第二章)中的“开皇三年关中诸州县”地图知,魏平县管辖范围包括今子长县的西北部和子洲县西南部。子长县的中东南大部划归夏州的广洛县管,子洲县的东南部归城平县管,北部归大斌县管。(如下图⑦所示):

  image.png

  图⑦:《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地图中的魏平城

  北魏时裴家湾一带是魏平县的中心;到隋时河家集南沟岔一带是又成了魏平县的中心。

  四、魏平县的撤销

  隋末的大业十三年,夏州朔方郡(治旧统万城)豪族梁师都在京城罢官后归乡闲居。他乘隋天下大乱,纠集数十党人杀掉郡守唐世宗,起兵反隋。在突厥支持下,大败隋将张世隆,一月内占据雕阴、宏化、延安三郡(今庆阳、甘泉、宜川一线以北、大漠以南区域),遂称帝,并受突厥封称“大度毗可汗”。梁师都占据三郡后,设建置、任百官、立国号,实施政权割据。此时原隋之魏平县属梁之魏州(治所今瓦窑堡)管辖。

  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第二章第二节)讲:武德元年(618),梁为扩大声势,析魏平县之南部区域秀延河川增置安故(治所今子长瓦窑堡附近)、安泉(治所今子长李家岔附近)二县,并在安故城设魏州,领辖之。又据新唐书讲,武德元年八月,唐朝将领段德操领军在延安野猪岭大败梁军,并北追二百里,破魏州。唐武德二年(619),段德操继续北进,与梁师都大战于魏平城下,梁败。魏平县归唐,隶于唐延州。淮宁河川归唐控制。但大理河川仍由梁控制。武德三年,魏平县被唐划归武德二年权置的南平州(治今永坪镇)管辖。武德四年,唐废南平州,领地并入城平县(治今清涧县杨家园则)。武德七年,位于今子洲境内大理河岸的大斌县,侨设于淮宁河上游的魏平县,专门安抚从梁控制的大斌县(治子洲马蹄沟镇双庙湾村)南逃于魏平县的老百姓。当年,今绥德的绥州受梁军威胁,州总管府也侨迁魏平县城办公。当时称“行大斌,行绥州”。因此《大清一统志•十五》中讲:“(武德)七年,又于魏平城置绥州总管府、并大斌县”。此时魏平城成为隋末唐梁在陕北争夺战中的前沿阵地,也是唐朝前线作战的后勤基地和指挥总部,在强大的唐军保护下,却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城池。之后,梁师都又攻灵武失败;三战延安失败。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后,他深知梁师都凶奸强悍,为战胜梁师都,做了认真备战。战前,李世民曾劝梁师都:“天下大势已定,当附大唐。”梁师都宁死不附。太宗于是派柴绍和薛万均围攻梁师都于朔方郡(隋之朔方郡治所在今靖边县东北红墩界镇白城子村的旧统万城)城下。梁请突厥救援。在距朔方城三十里处,薛氏兄弟大败突厥。突厥兵败远退。柴绍大军直逼朔方城下。梁师都的弟弟洛仁见势不妙,动了以降求生的念头。他联络梁师都的部将,斩杀了梁师都,向唐军献出城池。至此梁师都在陕北创建的唐初诸多割据势力中为时最长(12年)的一支势力被消灭,天下统一。唐一统天下后,进行了撤州并县。贞观二年(628)废魏州、行(行使原界域内管理权的侨迁或流动机构,名前常加“行”)绥州、行大斌及所属魏平、安政、安泉等县,并入城平县。并由于城平县管理区域襄括了整个淮宁河流域的中西部,所以将治所由原来子长的杨家园则迁往所辖地较中心位置的今子洲县老君殿镇附近。隶绥州(治上县,后改龙泉,即今绥德)管辖,在魏平旧城中,设魏平关戍守。魏平县从426年北魏灭郝连夏立统万镇时(426年)设立,到唐贞观二年(628),有202年;如以431年北魏统一北方算起,存在187年;如以孝文帝太和十年(487)设夏州中统领的朔方郡诞生时,郡所之县应随之诞生算起,存在141年;最迟于《隋书》中设东夏州时有明确县名记载的延昌二年(513)算起,存在115年。魏平县先后历北魏、西魏、北周、隋、梁、初唐共六个朝代。县龄最长202年,最短115年。

  作者:郑党鹏(18098023808)

  2021.8.3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改革